2016年6月19日 星期日

關於仿瓷餐具與美耐皿


因為網路上沒有比較易懂的整理資料,問了好幾個朋友好像也很少人知道,又覺得對身體健康滿重要的,尤其是對於經常外食的族群來說所以我就來作一下統整,希望能夠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喔

首先,需要先能夠了解什麼是仿瓷餐具】美耐皿】與三聚氰胺】



仿瓷餐具





































圖片來源格綠保家居用品慶泰餐具

想了解更多美耐皿(仿瓷)餐盤請參考慶泰餐具台灣美耐皿



美耐皿

美耐皿的全名為「美耐皿樹脂(Melamine Resin)」又稱「三聚氰胺樹脂」或是「三聚氰胺甲醛樹脂(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密胺

美耐皿的優點價格便宜,摔不壞又不易碎,耐熱性高(耐熱可達到攝氏120度),又可以塑形成具有仿陶瓷的外型,因此很多小吃店都非常愛用

美耐皿的缺點:根據高雄醫學大學研究發現,美耐皿在攝氏30-40度左右,就會釋出三聚氰胺,長期累積下來嚴重傷害腎臟。還好它是可以被人體代謝排出,但是對於經常外食的族群來說,就跟吃慢性病的藥一樣,一個不應該出現在身體裡的有毒化學成份,長期存在於身體血液裡,影響就會大非常多

 想了解更多美耐皿請參考維基百科台灣好食材



【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的英文全名為(Melamine),俗稱美耐皿。根據研究指出長期攝取(天天外食族)三聚氰胺可能造成生殖能力損害、膀胱結石或腎結石、膀胱癌等。 

主要事件:毒奶粉事件為中國的一起食品安全事件,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團生產的奶粉的嬰兒被發現患有腎結石,隨後在其奶粉中發現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

想了解更多三聚氰胺請參考2008年中國奶製品污染事件環境資訊中心維基百科


【總結】

1.仿瓷餐具一般就是小吃店常用的塑膠餐盤
2.此塑膠餐盤一般會使用美耐皿
3.美耐皿在30度以上就容易釋放出三聚氰胺
4.三聚氰胺是可以被身體排出
5.長期攝取三聚氰胺可能會造成生殖能力損害、膀胱結石或腎結石、膀胱癌等傷害

言而總之對於經常外食的人來說,如果能盡量不要使用塑膠餐具就不要使用,或者使用塑膠袋裝熱的食物,水杯水壺也不要使用塑膠製的材質,因為除了可能會有三聚氰胺的問題之外,另外也會有吃進塑化劑的問題(註1)產生化劑(註2)不但對男性生殖器官不好之外另外對於台灣女性而言,乳癌高居目前癌症發生率第一名 而研究也顯示了乳癌的發生跟化劑有很直接的關係。所以大夥能多了解這方面的資訊就更好了。祝每個人都能平安喜樂健康喔


想了解更多塑化劑請參考綠十字健康網東森新聞康健防癌101










註1:前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林杰樑教授表示「國內學者研究發現台灣人的體內塑化劑暴露劑量遠超過其他國家。根據2007年成功大學李佳璋教授的研究,國內孕婦尿液中塑化劑相關代謝產物的含量,高達先進國家孕婦的尿中塑化劑含量高8~20倍,同樣的陽明大學蔡美蓮教授也發現國內國人每天由食物中攝取的塑化劑(DEHP,屬於鄰苯二甲酸酯鹽類的一種)的總量高達每公斤體重33.4微克,是德國人的3倍。已經逼近歐盟所規定每人每天的塑化劑(DEHP)最大攝取值每公斤體重37微克,但遠超過美國FDA所規定每人每天的塑化劑(DEHP)最大攝取值每公斤體重20微克。國人暴露塑化劑的嚴重程度可見一般」。

註2前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陳建仁表示「塑化劑(例如DEHP和DEP)如,壁紙、桌布、玩具、嬰兒褲等生活用品常含有DEHP,洗滌劑、殺蟲劑、黏合劑、芳香劑等則含有DEP,特別是化妝品、指甲油、嬰兒奶嘴等也都藏有塑化劑」。也因此塑化劑幾乎無所不在而吃進肚子的吸收相對於皮膚的吸收又大很多,因此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陳建仁表示吃東西前要養成洗手的好習慣與多喝白開水是減少與排除身體塑化劑很重要的撇步。